注册  |  登录  |  English
雨夜登华山——冯旭荣
2013-04-09
  

 

      至今记得二十多年前雨夜登华山的情景。当时正在上大学,春天的时候,几个同学约好一起去攀登闻名遐迩的西岳华山。华山--那可是家乡的山,每每提起它,心中就不免产生几分自豪和激动。

      一行十人稍事准备便启程出发了,我们先坐火车,再乘汽车,一路上,学友们不断提出一些关于华山的问题。我虽然生长在华山脚下,每天都能看见它的雄姿,却未曾爬过它,不免有些局促和尴尬,回答的支支吾吾,引起了同学们的窃笑。

    晚上十点,我们来到了华山脚下的玉泉院,这是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玉泉院是道家活动场所,风景优美,亭台楼阁蜿蜒迂回,石碑、翠柏遍布其间,假山、清泉、石舫点缀于内。游人们到此还未曾登山,却已流连忘返。我们不敢耽搁,必须连夜登山,才能等黎明时到达东峰看日出。观赏玉泉院的景致只有等下山以后再说吧!

     买过门票,便踏上了一条陌生而又充满神秘诱惑的山路,沿途是人工或天然石块铺就的山道,不是很平坦。在这漆漆黑夜,上下山的游客仍络绎不绝,无数手电光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闪闪烁烁,如同天上的群星坠落下来,勾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远处不时传来一阵阵歌声,歌声吵醒了山的沉睡,于是山谷也跟着一唱一和。夜晚不再寂寞,山路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不知何时,竟下起了毛毛细雨,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正好可以降降温,身体清爽了许多,渐渐地衣服被雨水淋透粘在了身上,走起路来束缚得难受。有人索性脱了外衣背在身上,有的把衣袖和裤管绾起来,这样似乎更利索些。当初想到山上会比较冷,大家都穿的不少,谁知这突如其来的一场雨,把大家事先的准备彻底浇碎了,过多的服装此时已经成为累赘,浸湿的衣服成了行走的负担。,一场小雨给我们这些初来乍到者一个下马威,让我们有些悴不及防。此时更多的担心是如果雨不停,天明看日出的希望就会泡汤。正当一个个愁眉不展的时候,天公却突然放晴了,云层悄然飘散,星星绽露出来了。大家终于领略到了华山的神秘莫测、不可预知。

      走夜路虽然看不见周围的风景,却也避免因顾盼而耽搁时间,特别是少了对险路的恐惧。人常说:"走路不观景,观景莫走路。"自然很有道理,因为是夜行,再加上雨后山路湿滑,特别留意脚下,大家不时互相提醒。不知是走累了,还是因路滑走得全神灌注,再也听不到歌声。行进的队伍中一片沉寂。为了缓解疲劳消除寂寞,有人说起了笑话,空气中又开始弥漫着爽朗的笑声。原先走在前面的女同学现在慢慢掉队了,大家不得不放慢脚步等她们赶上来。

      到"回心石"了,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手电光照过去,眼前是一排陡峭的台阶,一眼望不到头,胆小的女同学开始犹豫了,想"回心转意",打退堂鼓。我们只得一边鼓励一边忠告:"已行至此很不容易,决不能轻易放弃,否则将后悔莫急。"我们既然一起来了,就应该不让一个人半途而废,共同登上华山已经成为我们坚定的信念。大家商量后,决定先小歇片刻,吃些东西喝点水,补充一些能量,让体力稍作恢复,准备迎接第一个艰险的考验。我们把人员按攀登顺序分成三组,前后两组是男同学,中间一组是女同学,这样她们就夹在了两组男同学中间,在心理上有了一种安全感。就这样,我们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

      随后又战胜了一道道险关要隘,终于到达了北峰,稍作休整,我们便沿苍龙岭登上五云峰。这时天已渐渐泛亮,山的轮廓慢慢凸现出来,大家精神为之一振,脚步变得轻松了许多,为了赶到东峰看日出,我们抄近道,过引凤亭,顾不得多停留,直奔云梯,云梯悬在峭壁上,崖壁陡过九十度,有几个同学上不去,只得绕道去东峰。

      东峰顶上游客如云,人们都迫不及待地一起向东眺望,等待旭日喷薄而出的那一刻。崇山峻岭在华山脚下逶迤东去,如锦似缎的云海在万山丛中涌动,大海扬波般潮起潮落,如万马奔腾气壮山河。金色的霞光开始涂抹山的神韵和云的风采。突然之间,在遥远的天际,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金光映照着美丽的群山。顿时人们沸腾了,有的欢呼雀跃,有的张开双臂想拥抱这一轮朝阳、有的按下相机快门,留下了这精美绝伦的瞬间。我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华山日出之中。

 

392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