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我家住在通江偏远农村,这里有丰富的生产银耳资——青杠树。用它可以栽种银耳,银耳是我们农村副业的一大经济支柱。通江盛产银耳,有“银耳之乡”的美誉。

我家的房前屋后、田埂上,栽种的大多是青杠树,砍了又栽,砍了又发,长大了又砍,如此反复,每年都会有银耳生产。

双休日,我回家帮助爷爷婆婆砍耳。爷爷早早起床磨好斧头,用铁锉锉好手锯,将一棵棵青杠树砍倒,我用斧头剃掉枝丫。较大的要锯成两段、三段,才能扛得起,当然我只能扛小的、短的,爷爷扛大的、长的,实在扛不动,我和爷爷一起抬。剩余的枝丫、耳尖,全是我的活儿,因婆婆腿脚不连便(前年骨折,未痊愈),爷爷也老了,砍柴割草,很不容易,空闲回家,能多做点是好事,以减轻家庭劳力负担。我和爷爷共砍了二十六根青杠树,由于距离家较近,我们一天全部运回了家,估计有五千多斤。我们家订购了五十瓶银耳菌种,按每瓶一百斤耳棒计算,也算够了。

星期日,我和爷爷把青杠树锯成小段,一般一米一段。一边锯,一边上架,堆码成一角形,便于晾晒,让耳棒慢慢变。

 

三周过后,就得栽菌种。栽菌种可是个麻烦事儿,要在晾好的耳棒上用凿斧开孔,一人开孔,七八个人将菌种塞入孔中,然后用木锤敲紧,以防脱落。

忙忙碌碌又一天,事儿还没有做完,还要将栽种好的耳棒进行“发汗——将耳棒堆码在一起,一层茅草一层耳棒,且密度要适中,然后用新胶膜完全覆盖,包裹严实,即保温,才能相互传播菌丝。大约一月后,有耳棒长出银耳,即可把它们送进耳棚,并加强管理,白花花的、大朵在朵的银耳长在棒上,逗人喜爱!

我家住在通江偏远农村,这里有丰富的生产银耳资——青杠树。用它可以栽种银耳,银耳是我们农村副业的一大经济支柱。通江盛产银耳,有“银耳之乡”的美誉。

我家的房前屋后、田埂上,栽种的大多是青杠树,砍了又栽,砍了又发,长大了又砍,如此反复,每年都会有银耳生产。

双休日,我回家帮助爷爷婆婆砍耳。爷爷早早起床磨好斧头,用铁锉锉好手锯,将一棵棵青杠树砍倒,我用斧头剃掉枝丫。较大的要锯成两段、三段,才能扛得起,当然我只能扛小的、短的,爷爷扛大的、长的,实在扛不动,我和爷爷一起抬。剩余的枝丫、耳尖,全是我的活儿,因婆婆腿脚不连便(前年骨折,未痊愈),爷爷也老了,砍柴割草,很不容易,空闲回家,能多做点是好事,以减轻家庭劳力负担。我和爷爷共砍了二十六根青杠树,由于距离家较近,我们一天全部运回了家,估计有五千多斤。我们家订购了五十瓶银耳菌种,按每瓶一百斤耳棒计算,也算够了。

星期日,我和爷爷把青杠树锯成小段,一般一米一段。一边锯,一边上架,堆码成一角形,便于晾晒,让耳棒慢慢变。

 

三周过后,就得栽菌种。栽菌种可是个麻烦事儿,要在晾好的耳棒上用凿斧开孔,一人开孔,七八个人将菌种塞入孔中,然后用木锤敲紧,以防脱落。

忙忙碌碌又一天,事儿还没有做完,还要将栽种好的耳棒进行“发汗——将耳棒堆码在一起,一层茅草一层耳棒,且密度要适中,然后用新胶膜完全覆盖,包裹严实,即保温,才能相互传播菌丝。大约一月后,有耳棒长出银耳,即可把它们送进耳棚,并加强管理,白花花的、大朵在朵的银耳长在棒上,逗人喜爱!

268    |    1    |    0



总数:1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