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多少年来,中国一直把竹、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而这一次我要写的,就是其中的竹子了。

     竹一直是御寒能手,不论春夏秋冬,狂风还是暴雨,都在那儿傲然挺立,永不低头。古人云:"学翠竹虚心到老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竹子是中空的,可在诗人笔下就成了一种美德。我们深感竹子的不易。“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这是板桥笔下的竹子。

      竹子笑对风雨雷电,耸立山间笑对众生。你站在山野间,如那不朽之松柏,用自身带给人们绿意。你像那高挺的黄山松,直上云霄。

       翠竹啊!你那无私、坚强、勇敢、激奋的品质啊!我愿让你的美德与情操,永远潜藏在我生命的深处

      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宋人葛立方是这样解释这个称谓的:“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

  宋朝时,岁寒三友常作为文人画、水墨画的题材,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因而一直被中国传统文化用作高尚人格和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

     三友之一的竹,是抗阳耐寒的高手,不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风雪肆虐的寒冬,竹子冬都傲然挺立在那儿,永不弯腰。

  古人云:“学翠竹虚心到老留劲节。”竹子是中空的,可在诗人笔下就成了一种美德。“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这是板桥笔下的竹子。

      无论在山间还是河边,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竹子从笋子破土而出开始,就一直向上,节节攀高,从不惧怕任何威胁。

  一年四季,面对大自然的种种威胁,竹子始终用绿色给予应对,从不退缩。

       竹子高尚的品格、常青不老和旺盛的生命力,永远激励着人们去追求美好的情操!

299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