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圣诞日,浴佛节,苦水猪驮山,当地及外地香客,游客前来逛猪驮山文化庙会已是多年沿袭的习俗。
传说,自宋代以来,萱帽山上就有寺庙,叫西山寺。寺内有佛殿,碑碣,千年香火延续,游踪不止。清文宗咸丰己未年刻制的【西萱帽山庙宇并立碑志】记述,庄浪县之南有堡曰苦水,堡西二里许,层峦叠嶂,钟灵毓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萱帽山也。上有三宝殿一座,殿下左列地藏菩萨,十殿阎君殿,庙宇参差,残碑断碣,犹有存者。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陕西民郑王姓,同堡十王会众等略为创修。清康熙年间,又由本邑僧人风颠和尚修葺。乾隆,嘉庆,咸丰年间,均由广大信士邑人捐金重修绘画。‘萱帽猪驮’成为兰州胜景。
萱帽山变为猪驮山的来历与一位济公式的人物,风颠和尚有关。
相传,清世祖顺治八年,农历四月初八,今永登县苦水街东巷李氏家出生一儿,俗名李福,做了僧人。李福自命僧名无情,后改僧名超度,号风颠,俗称李佛爷后人亦称风颠济公。他见山寺寥落,许愿补葺。为了修十王殿,风颠天天赶一头叫做‘自醒’的猪,搬砖运瓦,自己背六块,猪驮四块,这一行为感动了大家,人们都来义务投工,捐资,最后,终于修好了十王殿。自此,萱帽山便叫成了猪驮山。
猪驮山上铜鎏金的大佛,金碧辉煌,在云天之间俯瞰人间,高达21.95米,加上基座有九层楼之高,真让人望而敬仰。
作为佛教圣地猪驮山,文化庙会以地道民俗,民间传统特色而闻明,吸引了几万名游客登山游览。作为苦水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猪驮山是我必去的景点。
很多游客和香客都选择了步行,我也不例外。现场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啊!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但我一想到人头攒动的时候,就为我们的苦水文化而骄傲。
拾阶而止,到达猪驮山风景区门口,放眼望去,满眼是美丽的风景和热闹非凡的人群。走了一会儿,看见一个人和一头猪的铜像—人就是风颠,猪就是自醒。风颠背着六块砖,自醒驮着四块砖,使人又回想起当初他们为猪驮山作出的伟大贡献。虔诚信徒们焚香叩拜,祈愿苦水风调雨顺,家人幸福安康。我身为一个地道的苦水人,苦水的任何景物,任何事情,甚至任何食物都令我骄傲。
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西南方向大约60千米处有一个因盛产玫瑰而闻名全世界的小镇,它就是永登县苦水镇。源出祁连的滚滚庄浪河水,在猪驮山前巧施妙手创造了一方小小的‘聚宝盆’,慈母般地将苦水镇怀抱在了聚宝盆里。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善民福地’,‘风颠和尚’和‘玫瑰文化’三大特色项目的打造,苦水镇将会像玫瑰一样,更加绚丽多彩;而猪驮山,也会慢慢的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我们苦水人更加骄傲!
557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