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东面大雁山山脚旁的一排老屋,不知何时砖红色的墙上隐隐约约漆着一个“拆”字。
    海石湾是个小地方。发展起来却也如此迅速,让人惊诧。十年前,那些现在矗立着高楼的地方还是一片平地呢。
    妈妈说在我两岁时就来到了这个小镇。那时的我们一家,就住在这排老屋里。我走进老屋,指尖抚过布满尘土的墙壁,那些儿时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上我的思绪。靠在角落的一辆斑斑驳驳的“永久牌”自行车,是妈妈载过我无数次的“坐骑”,那时的我啊,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尽力环住妈妈,让小小的怀抱里填满了她的后背,歪头看着地上车印的连绵,温暖如昨天。
    无意间在楼梯的拐角处看到儿时在墙上画的一幅画,线条已断断续续模糊不清,我却仍能看得出画中是我们一家。歪歪曲曲的线条、稚嫩的手法与显而易见的内容,无疑是儿时简单的幸福的最好体现。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光,三五成群的小孩子们你追我赶,大人们在阳光下搬一只小板凳拉拉家常;一家做好了饭菜大可以端到别人家里去吃――将自己的分享给别人又蹭蹭别家的两口菜。吃顿饭欢声笑语便能填满整个院子。那是邻里之间最纯粹的友好。如今呢,家与家之间隔着两堵厚重的钢筋水泥墙,也隔阂了人与人的心。
    记得当时院子里泥烂不堪的道路,每逢车辆飞驰而过,总会掀起层层雾般的灰尘;每逢下雨,行人走过,都会溅起喷泉样的泥浆水。也许不久之后,就会变成一条条崭新的道路了吧。
    等回过神来,看到和我一同来的妈妈还现在门口痴痴地望着门檐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土的对联――妈妈内心大概比我更为感触。
    就算早已适应如今家里洁白的墙壁和美观的壁纸,老屋里充满泥土气息的砖瓦墙,也让我的心灵有了一次别样的旅程。
126    |    0    |    1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