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题记
一缕微风袭过了通往陇右名山——兴隆山的柏油路,空气里弥漫着一缕缕松柏独有的香味,像西湖上淡雅的荷花那朦朦胧胧的清香,令人陶醉其中;像苏州园林里青秀的栀子花的馨香,使人遐想连篇;像道旁鲜红如烈火的木棉花的暖香,使人流连忘返。松香还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那就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味道。这样惬意的行程,谁还会感到累呢。作为被兴隆山包围的学校榆中一中的一名学子,今天要在校长的带领下,步行去兴隆山烈士陵园扫墓。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在清明这天为革命先烈扫墓。要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是他们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为后代幸福的生活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现在,新时代的我们,就应怀着崇高的敬意,来怀念他们。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踏出一路的音符,在灼热的阳光下,我们却没有感到一点不适,心中倒是涌起“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的情怀。我们虽身处于中国荒凉的西部,但得天独厚,有兴隆山这珍贵的礼物,使我们可以领略奢侈的森林景观。渐渐地,我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一幢白色建筑突然闯进了我的视线。它好像一只待命远航的海轮,船头迎着朝阳,随时就要冲进云中,向希望驶去。这是此次活动的一个项目目的地,参观张一悟纪念馆。这座坐落于山脚下的雄伟建筑,承载着多少革命先烈的精神,代表着多少革命先烈的希望!在纪念馆两侧,雕有张一悟等革命先辈的铜像,看到这,我的心立刻肃然起敬。那刀刻出来的泰然的脸庞,挺直的腰杆,坚毅的眼神,都透射着无畏的光芒。对,它不仅仅代表着革命的精神,更是整个中国的精神。是他们,用布衣与草鞋装饰了一个民族;是他们,用泪水与伤疤照耀了一个国家。我们陆续进入纪念馆,队伍立马安静下来,随着解说员深情的讲解,我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那时的人们激扬澎湃,喊着救国的口号,每一颗字都是掷地有声,引人深思。直到参观结束,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复。对于我,十六岁的花只开一次。我虽无力去增加生命的长度,但,生命的宽度是可以由我去选择的。每个人的道路不同,革命先辈选择了去背负整个民族,并顽强的将自己的选择进行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生命也不再是一条狭长的小道,而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草原。站在纪念馆的玻璃窗前,望着飘散在空中的云儿像白鲸一般,优雅的摆动着自己的尾翼,在蔚蓝的天穹里无忧无虑的游动,同学们最后的思绪也被这抹蓝带走……我们伴随着白云,接着向前走着,醉酒后的太阳,将自己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每一片树叶,每一簇花都反射出最令人心醉的光采。我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是自愿来为烈士们扫墓的。有步履蹒跚的老者,有穿正装的工作人员,有整齐的军人队列。我们走在一起,心也紧紧连在一起。远远的,我看见一颗鲜红的五角星,在山间闪闪发光。它镶嵌在巨大的纪念碑上,这又是我们此行的另一处目的地——兴隆山烈士陵园。我们快步走去,映入眼帘的是烈士群墓,而最中间的亭子里,就是张一悟的墓碑。一种莫名的肃穆笼罩着我,使我立刻对这里的一切心生敬意。人们陆续踏上台阶,台阶两旁的树上,都系满了纸花,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走进这陵园,就好像置身于一座宁静的梨园,那满树白色的纸花,都好像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我和同学们依次站在墓碑前,在学生代表的带领下,静静默哀,聆听校长的发言。午后的山间,不时的传出一阵悠远的鸟叫,风儿刮着树叶,使一切都变的宁静。
最后一项是宣誓,我们庄重的举起右拳,喊出激昂的口号,每个人的心此刻都在澎湃,我们是黄河的子孙,黄河也在我们心中。宣誓完毕,今天的旅途也就结束了,最美好的东西也更容易转瞬即逝,再快乐的旅程,也有结束的一刻。我们按原路返回,望着兴隆山渐行渐远,回味着一路的景色,真是有点不舍,阳光还在照射着这里的一切,但我们即将离去。
我忽然明白,太阳每天都在升起,这次旅行虽已完结,但,还有新的旅程等待着我们。
386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