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棵古槐是明代移民带来的。据有关文献记载: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间,在大槐树下进行了18次大规模的移民,移民遍布全国500多个县市,移民子孙数亿计。移民离开故地时,倍感伤神,有移民带上槐树的种子,作为对故地的一种纪念。于是,到达定居地后,大都栽上了槐树。

金县(榆中)作为兰州地区的首要关隘要地,必然成了军屯之乡,这一点从榆中的遗留地名中可以看出,苑川)的村庄多以营、城、堡命名,这是兵屯的最直接佐证。当时移居到榆中黄家庄的有黄氏、袁氏、施氏三大姓,均随肃王迁来。黄氏家族人口最多,在黄家庄平顶峰脚下,有一院落,为黄氏家庙,黄氏兄弟俩是肃王的两个卫士长,随肃王来到这里后在此定居,繁衍后代,后村庄以黄姓为主,黄家庄一名由此而来。

相传移民先祖来到黄家庄后,在村口名叫拐角子的地方种上了两颗大槐树种子,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两棵幼小且又近的槐树长成了一棵槐树。这棵槐树就变成了故乡和先祖的象征。在槐树的荫庇下,后代繁衍绵绵,皆托祖先之福,槐树也就一步步走向神坛,嬗变为神树,享受着移民后代的祭祀和膜拜。当地人无不视古槐树为“神树”,就在古槐树下焚香祭祖,祈求先祖在天之灵的庇护。

伴随着古槐的生长历史,黄家庄村出了不少名人才子,这大概是村民们认为的受到古槐神树庇佑的缘故吧。
432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