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黄羊川本土生长的孩子,对于黄羊川同学们生活和学习的条件的情况我是再也熟悉不过了,父母们面对着黄土祖辈生活了很久,现在国家的政策是这样的好,让我们农家的孩子有书读,有学上,同时也考虑到了为了让一部分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孩子有一个出路,所以每年扶持1500元,让我们的这些同学们也多了一条选择的道路,上职高吧,学一技之长早就业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也照样可以为国家做贡献。
这些同学就是我们原来一个班的同学,但后来自己感到升高一级学校,成绩不太理想,现在他们走出我们的母校,向沿海的联办职业学校去继续学习了,今天他们带回来了他们的一些资料并讲了他们学习的生活,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同时告诉我们生活的道路千千条,只要我们自己努力照样也会成功的。

上职业学校,在我们农村人眼中实在是存在很大我偏见,因为人们认为职业学校,就是将来打工的,没什么出息,算不得什么白领。
但是我们再转头去想想,如果大家都是大学生,那不也一样没有工作可干了吗?并且现在社会上大学生实在太多了,但是工厂里照样是需要我们这些职高生去工作的,如果让一个不懂机器和不懂生产的大学生走进工厂,那么效果会是什么样呢?
不要小瞧了我们的这些同学,他们将来就是祖国的支柱,如果没有了农民辛勤的耕种,那么我们吃什么?如果没有了工人的生产,那么我们将穿什么?你的理论再先进,再有说服力,没有这些工人的生产和付之实践加工,那么土地再肥会自己长出粮食吗?机器会自己加工出衣服吗?所以别认为将来就是一个工人,别以为和机器打交道就瞧不上我们的这些职高同学。

当我们的同学和我们进行讲解他们当时的一些相法的时候,我们也觉得有一些人的偏见实在可笑,他们认为只有考了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但回头来看看吧,大学生每年都有很多失业了,没工作可干,但是我们的同伴却是抢手货,那一个工厂不需要我们呢?
国家的政策还是对的,一部分同学将来就考大学,一部分同学将来走进工厂,同样都是光荣的劳动者,没有什么让别人瞧不起的,你在搞理论,我在做科研,他在进行实践生产,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缺少什么,社会才会发展。
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条路,没错的,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不会错的。

我们在新的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板有眼的,每天我们都在吸收着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将是我们以后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操作都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所以在新的学校,我们照样以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