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90后的我们
2010-11-24
组别:离校
        我是90后,一个面对压力,面对挑战,面对竞争,面对舆论的90后。老一辈的人们总是拿我们和70后、80后的人比,他们认为我们是“导致 民族道德衰退的一代”,甚至还认为我们是“中国史上最颓废的一代”。虽然有许多人沉湎网络,游戏人生,无所追求,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90后应该是有责任心,有同情心、有使命感,有爱国情操的新一代
        90后的我们,看见街道上有走路不方便的老人,我们会牵他们过马路;看见穿着破烂的老奶奶;我们会把自己不多的零花钱给她们 ;抗旱、抗震救灾我们献爱心刻不容缓;当我们看过《南京大屠杀》后,我们会感到气愤,感到羞愧;2008的北京奥运,2010的上海世博见证看着我国越来越富强,越来越国际化我们也会发自内心的自豪,我是一个负有使命感的中国人,为此感到自豪;别人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总是想办法完成的最好,作为新一代的继承人,我们在刻苦学习。然而,为什么还是有人说我们是“颓废的一代”?没有理想,没有作为”?难道是因为我们总带着闪闪发亮的耳钉,还是因为我们总穿着像“圣诞树”似的衣服?我认为追求个性,追求潮流没有 错,我们的外表不代表我们没有实力,我们的行为不代表我们不可靠,我们同样是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爱国情操的新一代。
       90后的我们,虽然是孤单、无助,但仍背负着“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的称号。老师、家长总是给我们稚嫩的肩膀上放上沉重的负担。现在的我们,对于家长来说,仅仅是学习的机器,炫耀的工具。他们总是告诉我们社会的竞争有多么强烈,将来的生活有多么美好。当我们上初一时,他们告诉我们要好好准备中考;当我们上高一时,他们要我们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上了大学后,他们又要我们搞好人际关系,将来有个好的工作……我们的一生都是家长按部就班规划出简单,单调,孤单的模式。我们渴望有个彩色的童年,可是童年总是 孤单的面对着冷冰冰的钢琴、木讷的画板;我们渴望有个丰富的青春期,可是青春期总是孤单的面对着一堆堆的作业;我们渴望周末父母陪我们在家聊聊天,看看电视,可是因为他们的忙,我们只好孤单的坐在硬邦邦的沙发上看着无聊的电视节目……你们总说我们莫名其妙地发呆,眼神空灵,内心空虚,缺乏信仰,可是谁能理解我们的无奈?90后的我们,需要理解,90后的我们,需要大人的陪伴。但是当我们没有做到父母为我们设计的一切时,却说我们不服管教,叛逆心理强。可我们的孤单,有谁理解
       90后的我们也是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我们就说说网络最新流行的“火星文”吧!许多评论家都说这是 “脑残”的表现,可是我并不认同。“火星文”是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比如;一个 “(— —)!” 这个符号,可以代表表情。但换成汉字“我很郁闷”就读不出当时打字者的表情,缺乏肖像描写。再比如说“囧”这个字吧,它的“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因此被赋予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意思……这些都是70后、80后想象不出来的,可是你们却说我们不务正业,改变文化。我们并没有,并没有不务正业,我们只是想有展现自己不一样的一面,我们多么希望长辈们可以给我们多一些空间,不要总是用一只大手笼罩在我们的头顶,不用总是让我们学特长、学奥数、当画家、当音乐家,我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论语》、《孟子》的丰富内涵,追求创新与亲手实践是我们青春活力的标签。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让我们用智慧的金钥匙,去打开疑窦的大门,闯进创造的殿堂。请您们让我们在新时代里,自由地去思考,自由的去探索,好吗?
     作为90后中的一员,自身的经历和思考令我坚信:批评与排斥是我们变化的催化剂,人生道路坎坷多,但要懂得去生活!人生不只是以年月日计算的,事实往往是最好的日历。终有一天,我们的思想会成熟,我们的心灵会升华,我们会蜕掉华而不实的外衣,我们会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我们90后也可以像70后、80后一样独挡一面,而不是缩在床脚哀悼青春。
      我们会用责任,使命,感恩,追求来证明自己,让知识主宰我们的未来和命运。让我们为90后交一份令人满意的人生答卷。
我骄傲,我是90后。我青春,世界会因90后的拼搏而精彩。
271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