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蜀乡风景
2011-05-11
组别:离校
        山、水在古代多成为诗人们的笔下之物。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范仲淹的《苏幕遮》都呈现出作者们游戏于山之间,对大自然山水不同角度的喜爱。蜀乡风景,它没有五柳先生笔下世外桃源的幽深、寂静,也没有杜甫《望岳》中泰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但有属于属地的坚韧、秀美。
         吴均笔下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了富阳至相庐一带流水的清澈透明。蜀乡的水虽没有“千丈见底”的奇异景观,但有属于它自己的亮丽风光。水面在阳光下亮晶晶的样子像新打开的镜子,清凉的光突然从镜匣里出来似的。还时不时有蜻蜓飞过,停留在水面,离开时,水面泛起一圈圈的波纹,像弹奏着的旋律。水清澈见底,能清楚的瞧见鱼儿在水里面有时呆呆地停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一群嬉戏的孩子无忧无虑。阳光照进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光影交错,好一幅夏日水中图。
        水的一侧高山上长满了阴郁的丛林,山秃都挺着高峻的身姿,争着向上,攀向蓝天。迂回曲折,百转千回,连接着山底和山顶。到处都充满了绿意,像是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绿毯。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座接连着一座,像骆驼的峰一样耸立在那儿。林子里的鸟儿好像也很高兴,呼朋引伴,各自展示着清脆的喉咙。鸣唱出这山间独有的旋律,这是大自然最纯净的声音。这时不禁想起杜甫对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我想山不分大小,每一座都有各自独特的姿态值得欣赏。
      不禁想起5月12日又快到了。想想两年前的5月12日。蜀山大地满疮痍。5.12汶川大地震的到来,垮塌了房屋,泥石流掩埋了原有的绿色,一切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显得那么黯淡无光。到处都是伤痕累累,今天,历经2年的努力,一切恢复原状,垮塌的房屋已经重新修建起来了。塌陷的公路也已经修好了,山峰也恢复了以往的葱郁。一切整理得井然有序。历经灾难后的中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昌盛。历经大灾大难的蜀地更加坚强。我们应该更加努力,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繁荣,美好。我们要让它永远繁荣下去,而不只是暂时。
        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让家乡越来越好,让大自然越来越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的家越来越好。
        山、水在古代多成为诗人们的笔下之物。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范仲淹的《苏幕遮》都呈现出作者们游戏于山之间,对大自然山水不同角度的喜爱。蜀乡风景,它没有五柳先生笔下世外桃源的幽深、寂静,也没有杜甫《望岳》中泰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但有属于属地的坚韧、秀美。
         吴均笔下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了富阳至相庐一带流水的清澈透明。蜀乡的水虽没有“千丈见底”的奇异景观,但有属于它自己的亮丽风光。水面在阳光下亮晶晶的样子像新打开的镜子,清凉的光突然从镜匣里出来似的。还时不时有蜻蜓飞过,停留在水面,离开时,水面泛起一圈圈的波纹,像弹奏着的旋律。水清澈见底,能清楚的瞧见鱼儿在水里面有时呆呆地停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一群嬉戏的孩子无忧无虑。阳光照进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光影交错,好一幅夏日水中图。
        水的一侧高山上长满了阴郁的丛林,山秃都挺着高峻的身姿,争着向上,攀向蓝天。迂回曲折,百转千回,连接着山底和山顶。到处都充满了绿意,像是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绿毯。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座接连着一座,像骆驼的峰一样耸立在那儿。林子里的鸟儿好像也很高兴,呼朋引伴,各自展示着清脆的喉咙。鸣唱出这山间独有的旋律,这是大自然最纯净的声音。这时不禁想起杜甫对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我想山不分大小,每一座都有各自独特的姿态值得欣赏。
      不禁想起5月12日又快到了。想想两年前的5月12日。蜀山大地满疮痍。5.12汶川大地震的到来,垮塌了房屋,泥石流掩埋了原有的绿色,一切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显得那么黯淡无光。到处都是伤痕累累,今天,历经2年的努力,一切恢复原状,垮塌的房屋已经重新修建起来了。塌陷的公路也已经修好了,山峰也恢复了以往的葱郁。一切整理得井然有序。历经灾难后的中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昌盛。历经大灾大难的蜀地更加坚强。我们应该更加努力,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繁荣,美好。我们要让它永远繁荣下去,而不只是暂时。
        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让家乡越来越好,让大自然越来越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的家越来越好。
445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